簽約事宜,有哪些要注意

11月底由立法院三讀通過的《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 鼓勵房東將房子委託包租、代管業者,在租稅方面給予優惠, 但對於房東、房客最相關的簽約事宜,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第一,押金不得超過2個月租金總額,第二, 房東在簽約時應說明租賃期間房東負責修繕的項目及範圍。 若...

【專家觀點】經濟日報社論/疫後房價走勢 政府不能漠視


台灣的房地產價格飆漲問題從兩年前開始醞釀,去年房價漲勢明顯,政府終於在去年底統籌各部會祭出多項「打炒房」措施,希望抑制房價漲勢。儘管措施洋洋灑灑,但根據內政部調查,去年全年房價已上漲3.9%,今年第1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再攀歷史新高;六都中,除台北市外,其餘五都房價指數持續創新高;住宅價格年漲介於4%到10%之間,漲幅明顯。政府的打炒房措施,至少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到成效。

面對房價難遏,內政部表示,實價登錄2.0及房地合一2.0兩法案於7月1日上路,預期對房價影響會在第2季顯現。第2季受到疫情封鎖的影響,看房人數創新低、房市交易量和房價漲幅可能受影響,因此,實價登錄及房地合一新法案是否發揮實質作用,其實很難判斷。如今第2季已經過去,新法案也已上路,未來疫情解封後的房價走勢將是一翻兩瞪眼,打炒房政策將面對實際的檢驗。

根據台經院的研究,由於市場資金滿溢、營建業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房市呈現「量縮價穩」,但中長期仍穩定,顯示房價沒有鬆動跡象。但彭博的報導就值得警惕:台灣房價在第1季創下六年來的最大漲幅,隨著疫情三級警戒解除、疫苗供貨穩定,房價會以更快速度上漲,年底很可能再創新高。面對這些研究機構的預測,致力打炒房的政府在竭力因應疫情之餘,也必須未雨綢繆,開始著手因應之道。

事實上,房價飆漲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各國為了因應疫情所採取的極度貨幣寬鬆政策已經造成全球性的房價飆漲現象。以美國為例,房價正創下1980年代以來最大年度漲幅,全國範圍房地產價值指數年漲了14.9%。許多投資機構指出,目前有很多只需償還利息的貸款,不僅利率非常低,還不需要短時間內償還本金,市場的流動性太多,因此製造了嚴重的房地產泡沫。至於台灣,彭博更明確指出,即使台灣人口減少、空屋率逾10%,數十年來薪資成長率低,讓民眾更難以負擔買房,加上來自中國的威脅不斷,但拜超低利率之賜台灣房價仍持續上漲,政府祭出打房措施也難以遏制。

內政部的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110.61、年漲5.66%。就算去年底就已開始打炒房,今年第1季還是季漲了2.25%。若較之一般消費者物價指數全年應不超過2%的平穩狀況來看,房價的相對漲幅的確高了不少。行政院的物價督導會報致力平抑一般商品價格,成效不錯,連低價的衛生紙價格調漲都能有效控制,卻唯獨對唯一明顯漲價的住宅價格束手。

房價持續飆升還涉及更嚴重的結構性問題。雖然房價飆漲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但是高房價早已成為年輕世代的沉重負擔與首要抱怨,深刻影響年輕人的婚育意願,造成少子化的人口老化國安問題。住宅價格年漲5.66%除了遠高於物價上漲率外,也遠高於薪資成長速度。換句話說,薪資成長追不上房價上漲的情形本已明顯,近來就更為惡化了。中國大陸青年成為「躺平世代」的殷鑑不遠,台灣切不可走到這種青年失去奮鬥意願的地步。也因此政府如何能促使房價真正合理化,應該比其他產業與經濟政策都更為重要。政府不只應該要打炒房、設法讓房價漲幅不高於薪資漲幅,更應該設定合理的房價所得比目標。

近來全球的資料已明確顯示房市飆漲是資金寬鬆加上低利助燃的結果,台灣也不例外。在外國研究機構都已質疑台灣政府的打房政策也難以遏制房價之時,後續房價合理化的政策重擔,主要就是中央銀行之責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